“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我们孩提时代便能耳熟能详的诗词,是诗人目睹农民辛苦劳作,产生巨大的同情心和怜悯之心有感而作。而今,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我们必须有危机意识,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遏制餐饮浪费,迫在眉睫,为此孟村矿采取多举措打出“组合拳”, 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
制度拳,让餐饮节俭成习惯。为了让员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相关部门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在全矿区范围内组织员工学习“拒绝餐饮浪费 培养节约习惯”十二条措施,用制度条例,遏制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现象。二是在食堂收餐台处,安装了摄像监控,用于实时监控员工餐盘剩饭情况,用曝光等惩戒制度,惩罚员工的浪费行为。此外,纪检监察室针对婚丧嫁娶大排筵宴等情况,出台干部职工婚丧嫁娶报备制度,并嘱咐职工严格限制桌数,限制价格,从小处着手、从细节要求,让餐饮节约成为行为习惯。
道德拳,让节约粮食成风尚。俭能养德,尤其是在餐饮方面的节俭更能涵养一个人的品德。为了让勤俭节约成为风尚,全矿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微信办公群等多渠道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倡导全体职工“爱惜粮食,从我做起”,提高对粮食的认识,滋养天地“粮”心,让舌尖节俭成心尖美德。另一方面,从正面激励,在食堂随处可见的倡议书、海报和标语等多样化形式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倡导职工以节约节俭为核心理念和价值导向的文明消费方式、生活方式。
监督拳,持之以恒刹奢靡风。节约意识的树立、节约美德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此,纪检监察室充分发挥基层党风廉政监督员的群防群策作用,每月不定期对食堂进行监督检查。
“同志,你的餐盘里有一些剩饭,下次一定要注意,要按需打饭,不可浪费”当戴着“党员先锋岗”红标志的监督员出现在收餐台处时,耐心的叮嘱让有浪费现象的员工“红红脸”,执行检查的党风廉政监督员,因责任心强,认真实干而受到了职工的认可。在食品留样柜前,监督员将有关“食品安全”的问题一一询问后勤物业的管理人员,针对粮食产业链中的生产、流通、加工、运输等粮食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强调查研究,找到问题所在,精准制定对策,把每一个环节的浪费尽可能降到最低。
执纪拳,让浪费风无处遁形。整治浪费之风,养成节约美德,矿区内机关科室、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更有说服力、感召力。为了让全体党员干部从思想上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当做修身养德、历练党性的磨刀石,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并要求各部门扎紧节约的制度篱笆,尤其管好“钱袋子”,切实遏制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纪检监察机关切实履行监督执纪职责,引导推动各方形成合力监督,对享乐、奢靡等“四风”问题盯住不放,对浪费现象加强曝光和惩戒,让餐饮浪费现象无处遁形。 (孟村矿 文\贺延琴 图 \白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