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村矿:多举措打磨执纪监督“技艺”
发布时间:2021-06-30     作者:   浏览量:820   分享到: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纪检体制改革,对纪检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纪检干部要坚持政治站位、把握职能定位,突出监督工作实效性、队伍纯洁性,在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中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通过“望 切”打磨精准监督“技艺”,以精准思维不断提升监督实效性。

“望”要登高望远,统揽全局。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找准定位、履职尽责,坚持纪检监察强党建,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把“强政治”作为根本,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的“纪律部队”,国企的纪检机构是企业强化纪律作风的“指挥棒”,所以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发挥好示范带头和监督检查双重作用,推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督促党委、行政落实主体责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闻”要耳听八方,通达信息。借助于信息时代的便利,去年,孟村矿全方位开展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宣传年活动,通过掀起信访举报活动“进班子、进机关、进区队、进基层、进班组”活动,持续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监督的热情,进一步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实际效力。一是营造宣传声势,告知党员群众“会举报”。充分发挥会议、广播、QQ办公群和微信群等方式的舆论引导作用,积极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二是构建多元渠道,拓宽检举控告“可能性”。纪检监察室对全矿职工公布了举报邮箱和举报电话,构建“信、访、电、网”多元渠道的举报平台,此外,纪检监察干部走入区队,深入基层职工中了解民情、探访民意,进一步延伸纪检监察室的监督触角。三是走进基层进行普法活动。纪检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既宣传举报渠道、受理范围、工作流程等知识,提高职工检举控告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又宣传检举控告人的权利与义务、不予受理事项、诬告陷害行为查处等内容,引导职工依法依规检举控告,减少错告和诬告陷害行为。通过多种渠道整治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微腐败”,严肃查处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最大限度让职工参与反腐过程、亲历反腐实践、享受反腐成果,用企业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来检验纪检监察工作的成与败、好与坏、得与失。

“问”要躬身践行,接通地气。作为纪检干部一定要扪心自问,常思考“执纪监督是为了谁”,坚持“人民性”为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牢牢把握纪检监察为人民的着力点,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要时刻知道“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2020年,孟村矿纪检监察室聘请了基层党风廉政监督员,并对每位党风廉政监督员进行了培训,使每位监督员充分认识到监督员职责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全面推动清正廉明的良好风气进区队、进班组。通过执纪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上下联动,接通地气。

“切”要严管厚爱,切中要害。纪检监察机关负有党内监督、国家监察双重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严监督干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作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推动党员、干部和职工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在党纪国法约束下开展工作。对那些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作风漂浮、热衷搞花拳绣腿的干部,消极懈怠、萎靡不振的干部,不愿负责、不敢碰硬的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决问责、果断处理,用问责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同时,要妥善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及时果断地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消除顾虑、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此外,纪检监察应精准监督,靶向瞄准监督对象,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攥指成拳、精准出击。强化“关键少数”监督,把领导干部作为监督重点,提高监督的精准性,促使其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孟村矿  刘海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