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2008年,我从大学毕业坐着火车踏上了去陕北高原的路程,此次一去就是10年,2018年年底我回到了咸阳工作。这次,根据彬长公司安排,当我再次踏上这边区域,心情很是激动澎湃,因为陕北高原孕育了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我在红色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3天的政治理论培训,现将体会如下:
汽车一路向北行驶,来到了大生产运动地--南泥湾:百年前,这里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生产和经济都十分繁荣。到了清朝中期,由于回汉民族纠纷,互相残杀,使这里变成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为克服解放区面临的日军"扫荡"、国民党顽固派封锁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响应中共中央组织起来,八路军359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进南泥湾,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将荒凉的南泥湾变成牛羊满川、麦浪起伏的陕北江南。南泥湾精神激励着我们披荆斩棘、战胜困难。
前往延安市区,在会议室聆听两位教授讲的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和纪检监察监督检查等内容,第一位老师精彩的解说,让我了解了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我们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第二位老师用独特的方式,让我在以后纪委工作中要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坚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推动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守规矩,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战斗力。
经过一晚的休整,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团队乘车前去王家坪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隔延河与城相望,是中共中央在陕西延安的第三个居住点,这里有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旧居等。我们聆听了毛主席家风故事,一路上我们跟着讲解人员,在参观完旧址后对王家坪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心中感慨颇多。
期盼着,终于来到了宝塔山山脚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很荣幸登上了宝塔山,山不高,也不险峻,宝塔立于山巅,她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既是文物也是革命遗址。
随即而后,我们参观了枣园和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生活及工作的地方,一间间普通的窑洞,一张张斑驳的桌椅,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很难想象,就是在那个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指挥着全国的工作,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在院内有一片地,正是当年毛主席亲手耕种的,地里有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我们在这里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心灵上受到了一次极好的教育。
总有一个地方让我牵挂,那便是梁家河。梁家河是习总书记当知青插队的地方,是他立下为人民奉献信念的地方,也是他用以诠释中国梦的地方。我们参观了当年习总书记住过的知青旧居,在听到讲解员讲解时,说她们与村民们聊天的时候,他们还不时地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和习总书记的历历往事,劳动场面,生活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村民们说习总书记在二十一岁时他就被选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社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山村贫穷落后面貌他和社员同甘共苦。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充分体现在“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我们要汲取梁家河精神养分,做到深学细照笃行、真学真信真用,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此行延安之行虽是很短,但有感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先烈的伟大,延安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代伟人,产生了无数革命志士,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创造了一个今天的世界强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火种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它使人心里充满敬畏。作为出生成长在新中国的我们,要践行延安精神,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孟村矿 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