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孙海龙:牢守党的纪律红线 争当廉洁守法模范
发布时间:2023-10-27     作者:   浏览量:604   分享到: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无以规矩,难以成方圆。党章及党的纪律就是约束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规矩”。我们党历来重视纪律建设,从井冈山开始逐渐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西柏坡的“六条规矩”,再到如今的“八项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条例》),每一项纪律规矩的提出和落实都是不同时期夯实、巩固党的领导的根基的关键所在。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纪律,把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干事创业、修身律己不可逾越的底线,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必须不断锤炼党性,自觉而坚决地遵守党规党纪,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以进取之心对事,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生活上的清白人。

一、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严守廉洁纪律的标杆

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一是常怀律己之心。常怀律己之心,既是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更有利于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党员干部都要常怀敬畏之心、常有自省之念,严守纪律规矩的“生命线”。三国时期,诸葛亮身为蜀国丞相和三军统帅,军政大权在握,却是廉洁奉公的表率。他教育儿子要进行品行高尚的养成,即要用俭朴的生活来养德,用淡泊富贵来树立大志,用静心学习增长才干,用振奋精神来革除享乐怠惰。他在生命垂危之际写给刘禅的信中说:“我在成都的家只有桑树800棵,薄田15顷,子孙靠它生活还是挺富裕的。我在外面(老家以外的地方)再没有别的财产,随时的衣食,全部仗给于官家,不另外谋取生财之道来增加点滴私产。我死的时候,不使家属内有多余的布帛,外有多余的财产。”诸葛亮在临终前不但劝谏后主,规划国事,而且有针对性地陈述家事,预先谢绝赏赐,以免后代因钱财而不成大器。

二是常做律己表率。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严守党的纪律规矩的表率。律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素质。“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拿出行动,身体力行,把八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时处处用规定对照自己、检查自己、修正自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管好自己的心,不该想的不要乱想,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乱吃,不该说的不要乱说,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乱拿,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不要乱去。保持良好心态,知足常乐,淡泊名利,正确面对人生,时时提醒自己生活上要简朴,不要贪图奢华,做事可以高调,做人一定要低调,做到依法行事,坚持公正,恪守本色,培养健康的情趣,远离低俗生活圈子,保持高尚和纯洁的人格,让自己的一生走得正、行得稳、不失足、不后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和利益等问题就会看得透、想得明白,思想上就会永远保持纯洁,丰富知识领域,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办事能力,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在工作中,这样才能在广大员工面前树得起尊严立得起威。

三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谓“严于律己”,就是严格约束自己,国有国法,党有党规,个人也有个人的“纪律”,这个“纪律”是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自我批评和自我检讨。所谓“宽以待人”,则是面对各种误解和委屈而毫无怨恨之心,以德抱怨而不计较;不过高要求别人,给别人时间和空间,让他去改进自己的缺点;给别人机会,让他屏蔽自己的缺点,不要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古人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即是这个道理。楚庄王的绝缨大会,打胜仗后楚庄与众将饮酒庆祝,并命自己的爱妾给众将斟酒,突然蜡烛被风吹灭,黑暗中一片混乱,有人趁机拉了楚王爱妾的手,但是自己头盔上的羽缨却被楚王爱妾抓了下来。楚庄王得知了此事迅速命令先不要掌灯,众将全部绝缨痛饮。后来那个被楚庄王宽容的将军在关键时刻为楚庄冲锋陷阵报效了楚庄王的宽容。

二、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做遵守廉洁纪律的实践者

党的纪律规矩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干部作风过不过硬,单位的各项制度能否发挥效用,关键在于落实。良好的工作作风不但体现了个人的综合素养,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能。我们在工作中要坚决摒弃不良的文风会风,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注重每一个细节,做到立即执行。只有在工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才能不断在工作中汲取知识经验,提高技能素质,提升效率品质,最终提高工作效能。

一是改进工作作风。领导干部要弃虚功、出实招、下狠劲,针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区队作风建设上的突出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出具体有效的贯彻落实办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改进作风活动,努力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出现明显转变。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严于律己,为政清廉。细节决定成败,如何在细节上抓好工作落实,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认真调研,了解一线职工工作时间、环境、强度、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判,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才能真正把工作抓出成效。

二是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推进者,我们要切实做到警钟长呜、廉洁自律,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和监督上做到廉洁自律,以职工群众为中心,切实做到为职工群众服务,努力实现广大职工群众的期待和愿望,推动公司不断快速发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是最基本的要求,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思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正确对待和使用权力,把握住底线和风险点,将职务和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增强透明度,充分运用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真正将职务和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是狠抓工作落实。领导干部要坚决克服和纠正“等靠要”思想,秉持追求卓越的境界、迎难而上的担当,要会抓、善抓、狠抓。抓落实,就是要抓计划、抓思路、抓关键、抓措施、抓机制,形成合力,坚决杜绝走马观花、虎头蛇尾。只有这样,才能抓出成绩、抓出效果。要强调的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在抓落实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抓落实就要领导带头,这是考验一个领导及班子治事理政的能力。领导干部应该作抓落实的模范,凡重大工作,领导干部都要亲自指挥、亲自参与、亲自操作。要深入基层,以身作则,一级还一级,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落实处”的工作格局,切实保证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奖惩,杜绝坐而论道。领导干部还要善于宣传和动员广泛的力量抓落实。通过各种体制、机制、模式来激励和调动全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落实。

三、奖惩结合,标本兼治,抓好守住廉洁纪律的关键阵地。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洁纪律,就要遵守制度。抓作风,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要握紧戒尺,在履职尽责中把纪律规矩严起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出现。要建立严格的惩戒机制,严查严纠干部作风问题,对违反作风规定的人和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一是狠抓党纪落实,提高执行力。党的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维护党的纪律的权威性,否则廉洁纪律规定就会形同虚设。执行党的纪律实际上是排除执行干扰、解决党纪党规梗阻的问题。对纪律执行干扰程度最大的是权力集中、管人、管事、管钱的“关键少数”,这些“关键少数”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扰纪律的执行,摆脱制度的约束,谋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因此,要保证党的纪律制度的落实,必须排除一切执行干扰,提高制度执行力。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依法治企”意识,把带头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视为自己的基本职责,把“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做模范执行党纪党规的典范,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崇尚纪律,执行纪律,维护纪律的权威性,确保政令畅通,政纪畅通。

二是奖惩结合,构建作风纪律建设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惩,是构建单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手段。

一要健全完善干部选任机制。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规定。要特别关注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积极探索干部“能上能下”的办法措施,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二要健全完善业绩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探索体现作风导向的干部业绩考核评价办法,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完善相关奖惩制度。对作风优良、业绩突出的干部,要褒奖重用;对工作长期不在状态、效能不高、推动发展不力的干部,要敢于问责;对“拿着俸禄不干活、占着位子不干事”的干部,要作组织调整。

三要完善干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干部收入与岗位责任联系起来,研究实施“以岗位定系数,以系数定奖金”的收入分配办法。要把精神激励作为重要激励手段,通过表扬、评先选优等方法,激励干部奋发进取、争先创优。

四要进一步强化目标绩效考核。突出发展导向、民生导向、作风导向,科学设计考评指标体系,健全完善目标绩效考评办法,更好发挥目标绩效管理在推动作风转变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用创新管理手段和考评方式,强化分类管理、过程管理,增强考评工作的科学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