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庄矿准备队党支部:从张载祠出发,探寻廉洁教育的千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28     作者:   浏览量:726   分享到:

1740712026663032.jpeg

料峭春寒中,我踏入了眉县横渠镇的张载祠。这座隐匿于尘世的古老祠庙,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静静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散发着独有的文化韵味。踏入其间,空气中弥漫着的历史气息,瞬间将我卷入了岁月的漩涡,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北宋思想家张载,其“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为后人点亮了精神的明灯。他倡导的“六有”——“有耻、有教、有义、有立、有勇、有守”,更是成为个人修身立德的明晰指南。踏入张载祠,深入探究张载的生平,我们能够清晰洞悉优良家风在廉洁品格养成中的关键作用,这无疑为当下的廉洁教育提供了宝贵的镜鉴。

清苦家境铸廉魂,秉持“有守”志不移

张载生于贫寒之家,成长于艰难之境。家境的困窘并未消磨长辈们的正直风骨,他们秉持质朴的生活信条,纵是生活艰辛,也绝不被利益诱惑,始终坚守做人的原则。这种于困境中坚守正道的风范,犹如在张载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廉洁的种子。他自幼目睹家人在贫困中不为蝇头小利所惑,早早领悟到财富须通过正当途径获取。这便是“有守”的真谛,即便身处艰苦环境,也要坚定守护廉洁的底线。于廉洁教育而言,这启示我们,无论外在物质条件优劣,都应坚定内心的廉洁信念,不为诱惑所动。

耕读家风立宏愿,践行“四为”勇担当

张载的家庭高度重视耕读。农耕的辛勤让他深切感知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不易,读书时儒家经典的滋养使他立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志。这种耕读传家孕育出的精神力量,促使张载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社会责任紧密相系。在日后的为官治学道路上,他始终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不为私利所趋。廉洁教育可从中汲取智慧,激励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理想,以“四为”精神为引领,将个人成长融入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勇于担当,积极作为。

言传身教塑德行,遵循“六有”行不偏

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对张载影响至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正直、诚信、廉洁等高尚品质。日常生活中,面对繁杂琐事,长辈们公平公正的处理、真诚待人的态度,如春风化雨,默默塑造着张载的道德观念。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张载明晰了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始终践行“有耻、有教、有义、有立、有勇、有守”。廉洁教育应借鉴此道,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从细微处着眼,让廉洁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以清正廉洁的行为引领身边之人,在单位和家庭营造清正廉明的良好氛围。

张载的一生经历生动诠释了优良家风对廉洁素养培育的深远意义。清苦家境磨砺意志、耕读家风树立志向、言传身教塑造品德,这些家风元素恰似坚固的堡垒,守护着廉洁的防线。在廉洁教育的征程中,我们应当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家风宝藏,从家庭、教育、社会等多维度发力,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以“四为”“六有”为指引,让廉洁意识扎根于每个人的心底,为构建廉洁社会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小庄矿准备队 王亚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