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河矿:以“八小时外”清单为镜,做廉洁守纪“全天候”党员
发布时间:2025-08-29     作者:   浏览量:121   分享到:

近期,通过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清单》的深入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员干部在工作时间之外同样肩负着维护党的形象、坚守纪律底线的重要责任。作为皮带队党支部书记,这不仅是对自身行为的规范要求,更是在团队中树立榜样、强化纪律监督的行动指南。

一、思想认识:纪律之弦永不松

党员干部的身份是全天候的,“八小时外”并非纪律的真空地带。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身处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之下,纪律意识相对较强。然而,一旦脱离工作环境,部分党员干部可能会产生放松心态,认为私人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忽视了自身行为对党的形象的影响。这种思想误区是极其危险的,它可能导致纪律底线的松动,为不良行为的滋生提供土壤。

从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来看,许多问题都发端于“八小时外”的放松时刻。有的干部在酒局牌局中迷失原则,有的在家庭琐事中忽视家风建设,这些案例警示我们,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将党性修养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八小时外”的自我管理,是对初心使命的持续践行,是对党员身份的高度负责。只有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刻进思想深处,才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纪律底线,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

二、行为规范:慎独慎微守底线

《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清单》为我们明确了具体的行为准则,从餐饮宴请、娱乐活动到社会交往、家风家教,涵盖了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规定并非对个人自由的限制,而是对党员干部的保护,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明辨是非、避免犯错。

在社交圈中,我们要秉持“亲清”原则,与管理服务对象保持适当距离,坚决杜绝吃请、收受礼品等违规行为。要净化朋友圈,结交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的朋友,远离那些试图利用我们权力谋取私利的人。在生活圈中,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远离低级趣味和不良嗜好。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反对奢靡享乐之风。同时,要重视家风建设,以良好的家风涵养清正的党风政风。例如,在餐饮宴请方面,坚决抵制违规吃喝,不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活动。在娱乐活动中,不涉足私人会所、夜总会等场所,避免参与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在网络空间,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发表不当言论,维护网络清朗空间。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行为,实则关乎党员干部的形象和党的声誉,必须慎之又慎。

三、监督管理:自律他律相结合

管好党员干部的“八小时外”,既需要个人的自律,也离不开组织的监督管理。作为支部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要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皮带队党员干部“八小时外” 行为的监督。

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开展廉政谈话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八小时外”行为规范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纪律规定。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会,剖析“八小时外”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与党员干部家属的沟通联系,发挥家庭助廉的作用。鼓励群众参与监督,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让“八小时外”的监督无死角。

通过学习《党员干部“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清单》,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皮带队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胡家河矿  杨玉伟)


关闭